工作绩效真的是常态分布吗?

工作绩效真的是常态分布吗?

摘要整理:IHRCI国际人力资源认证协会

2012.05.17. (文章分类: PHR/SPHR 人力资源发展)

从过去至今,无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或学术上,持续假设一大群人中(原则上大于30),员工的工作绩效或能力素质是呈现常态分布的状况。简言之,即最优秀或最差劲的员工人数会对称地分布在两边的极端值,大多数的员工会集中在平均值的附近。也因此,许多公司在设计绩效考核或能力评估时,会用强迫分配的方式,让群体的考绩与能力表现以钟形曲线的比例方式分布,最佳与最差的人比例最少,表现普通或略优/差的比例最多。然而,这样的常态分布到底是真的,还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全球学术声望极高的人事心理学期刊Personnel Psychology近期发布一篇重要的研究发现,无论是相对或绝对;无论是工作绩效还是能力素质;无论在那个国家、产业或群体,常态分布的假设并不成立!真实的状况是所谓的80/20原则,又称作柏瑞图分布,即真正绩优的员工非常少数,大多数的员工是落在绩差区块,绩效与能力分布,从最差到最优是呈左上到右下的偏态走势,且所谓绩差与平庸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真正绩优的人才,鳯毛麟角,其贡献显著高于平庸之徒。此现象如同财富分布的M型社会,少数20%的优秀人才贡献80%的绩效,而大多数80%的人力,只能产出20%的绩效,且所谓表现平均的「中产阶级」与绩差人员之间的差异,相对于绩优人才根本微不足道。

该研究报告不仅挑战统计上的意涵,也推翻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深信不疑但其实无效的做法。首先就招聘甄选而言,组织花了许多力气去设计甄选工具和执行甄选流程,结果大部份找到的终究是那群只能贡献20%的平庸人力,这与随机挑选出来的结果其实没有多大差异。最大的问题在于评估绩优人力的背后的能力素质不清,因为岗位分析与能力素质模型大多产出自多数平庸者的数据,难以得到正确的答案。无怪乎目前在实证上最有效度的评鉴中心与智能测验也只能预测约25%的绩效,也难怪有人道出「火鸡怎能挑鳯凰」之语。

就薪酬管理上,如果20%的绩效人才能够创造80%的绩效,为何他们拿到奖酬不到80%?基于各种考虑,必须「不公平」地再分配给那些只有20%贡献度的80%人力,好让组织可以运作下去,以维系一个「平等」的环境。造成人才不易吸引与留置,否则会犯上内部平衡性的问题,甚至被批评为「肥猫」?然而,绩优人才若能展现明确的绩效或卖相,大都拥有很高的市场流通性,终究可以找到另一个愿意付高薪的地方,而原雇主仍会继续高喊人才难寻亦难留。

就绩效管理与学习发展上,九宫格的人才管理模型,相对比较而言,几乎找不到能力或绩效在中间的「潜在人才」,因为他们的绩效与能力与左下角的差异其实不大,但组织却想花力气不断地去发展这些被他们制造出来的「接班人」,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成为右上角的顶尖人才。姑且不论组织有没有能力去评鉴能力素质,又有多少证据能证明这个做法能够被体现?回首过去奇异(GE)公司早期发展的四宫格,较能反应现实,操作也较简单!另一方面,当组织花大把银子在培训这些与绩差人员相去不远的员工时,无论是基于提供「福利」或是提升绩效的目地,如何期待得以创造正向的培训投资报酬率。反观真正的绩优人才,他们之所以绩优,鲜少来自组织的培训,起码目前缺乏足够的证据!说穿了,学习发展的投资,在实务上大都是被用来招聘人才、塑造雇主品牌、与合规的手段,与提升绩效的关联性甚低!

就员工关系上,已有太多的实证发现每当打完考绩时,组织整体的士气或员工满意度会下滑,原因就在于除了顶尖人才外,其他众多的人力表现实在不易分出高下,在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性使然,自然会产生缺乏公平正义的感受。组织为何又要大费周章地把员工区分为不同的考绩等级,却换来无助于生产力的负面效果。何不简单挑出绩优人才,或因法令需要,搜集需要该被资遣人力的证据,并在平常对员工做好适切的绩效回馈与教练式指导,同样能达到绩效管理制度所预期的结果?

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到今天热门的人才管理,其最大的改变就是回归「菁英主义」,而菁英主义绝非建立在常态分布的假设下,这些才能与资源都集中在少数人才身上。从近十多年来全球雇主都在大叹人才短缺的报导,早已证实这篇研究的结果。但当组织仍用传统常态分布的观点来进行人才管理时,人才管理不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另一个名词,它同样会步入无法反应组织财务绩效的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O'Boyle, E. & Aguinis, H. (2012). The best and the rest: revisiting the norm of normality of individual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65(1), 7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