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在中国竞争的三大战略

外资企业在中国竞争的三大战略

摘要整理:IHRCI国际人力资源认证协会

2012.07.05. (文章分类: GPHR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英国"The Economist"杂志近报导,尽管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长导致外国企业在华运营成本不断上升,但中国市场仍具有许多优势和能力吸引外国资本继续对华进行投资实上自1990年开始,外资跨国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这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不仅仅引进了资金,并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产业的升级,扩大了就业机会。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藉此,中国自身也发展出许多强大的本地企业并迈向国际化经营,例如海尔、联想、华为等世界级的公司;然而也有不少外资进入中国维持没多久即锻羽而归。其失败主因,就是试图把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复制过来,并把「中国」当作单一市场看待,忽视中国各地的差异性中国市场本身的独特性

据此,新加坡大学和中欧管理学院两名学者,针对市场的异质性(包括: 关系、法令与消费者行为)和技术的复杂性(包括: 科技与营销手段)两个面向,在"Long Range Planning" (SSCI)发表一篇深入的评论性研究,探讨外资在中国的三大成功战略:

1. 全球规模经济战略

对于地域差异敏感度和技术复杂性较低的产业,例如非智能手机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产品不但容易被模仿,就成本考虑,外资根本不是本地公司的对手,在配销与通路方面,亦不如本地公司来得深入。因此,外资企业想在中国获利,必须将低附加价值的活动外包给中国本地市场,专注在具研发价值的核心组件上面,并与本地营销和运筹中心合作,提升商品的移动力。简言之,该战略系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把中国当作全球的外包中心,充份利用中国物流表现劳动生产率与强大的营销通路,把商品有效地卖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这绝非只有廉价劳力的东南亚国家所能相提并论的。

2. 扩大内需市场战略

对于技术复杂性较低但地域差异性较高的产业,例如一般民生消费品,外资不应只将焦点放在一线城市和高端客户,因为中国本地公司正用更低的价格进攻这块市场,若采低价策略,终究会让外资无利可图。此时外资企业应该思考如何针对不同的地域,包括二、三线城市,运用副品牌打进中阶市场,扩大市占率。与本地公司相较,外资在此区块唯一的优势就是品牌权益,象征较高的质量与形象。一般而言,外资远不比本地公司了解不同地区的顾客习性,在物流与通路上,亦不如本地公司来得有效率。因此,透过战略联盟与本地通路及互联网合作,是不得不为的方式。自行设置通路与物流,只会大幅提高外资企业的成本,且发挥不了作用。

3. 技术领先战略

对于技术复杂性较高的产业,例如IC设计、化学制药、汽车业等,往往是外资的优势,因为本地公司无论在营销或研发技术上,和领先的跨国企业相较仍有不小的差距,纵然中国企业已开始奋力追赶中,或仍处于垄断市场,包括能源、金融、通信等行业,虽然技术落后,但外资根本打不进去。因此,如何取得营业资格、保护专利,持续研发/创新,并做好技术转移,是致胜的方程式。然而,中国为了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对于技术性较高的产业,经常会强制外资企业与本地公司以合资方式运作,造成外资对技术外流的疑虑。然而在被迫「在地化」的驱使下,你不做,别的竞争者也会做,这样一来只会白白错失先机。此时,外资必须体认中国各地政府机关的规定不同,运作流程亦不透明,如何有效做好「公共关系」,并培养熟悉当地潜规则的人才,才不会在中国市场吃闷亏。也因此,许多外资逐渐撤回外派人员,转而聘雇中国当地的人才,纵然符合国际级的中国管理人才难寻。

此外,该研究分析外资在中国另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缺乏弹性」,因受制于总公司规范和中国法规的朝令夕改,外资在应变与执行力上不如中国本地企业快速。如何在兼顾管理质量下,缩短或去除不必要的内部流程,并充分授权中国领导团队,是成败关键。更须留意的是,随着中国劳动成本的不断提升(意味着购买力会相应上升),政府对外资的优惠逐渐收回,中国即将不再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反而也开始打自己的品牌,甚至回头来并购外企,进而走向国际化。外资如何在没有特权加持下与其他外企和本地企业竞争,又如何因地域差异和技术复杂性的不同,弹性运用上述三大战略,深耕中国内需市场,将决定这些外企资金与技术移转是投资还是捐献!「Google有5000年耐心赢取中国市场成功」,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如是说。

 

参考文献:

Chang, S.J. & Park, S.H. (2011). Winning Strategies in China: Competitive Dynamics Between MNCs and Local Firms. Long Range Planning, 45(1), 1-15.